俯冲、跳跃、飞行、落地、滑行……跳台滑雪,就来自人类最原始的对飞行的渴望。运动员不需要任何外力,只借助跳台带来的巨大惯性,可以在空中飞行数秒钟,这种转瞬即逝的飞跃,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身心愉悦。
在此次冬奥会上,中国跳台滑雪队在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上均创历史纪录,虽然成绩距离世界顶尖选手仍有距离,但20岁的小将宋祺武相信,中国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神器”风洞实验室的帮助下,会飞得更远。
与地面保持平行“飞翔”
跳台滑雪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助滑阶段、起跳阶段、飞行阶段和落地阶段。助滑阶段,运动员从出发点向下滑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越大,转化的动能也就越大。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选手们往往采用下蹲姿势,同时双臂紧贴身体向后延伸,为起跳阶段提供更快的速度。
进入起跳阶段和飞行阶段,飞得更远成为比赛的终极目标。由于运动员无法克服重力的影响,因此他们都会选择将身体和雪板尽可能地保持与地面平行的姿态,即运动员采取一种身体向前倾,同时滑雪板向前分开的V字型经典姿势,这样能够加大下方空气与身体接触的表面积,并且还可以给身体一种最为理想的迎角,就像飞机起飞一样,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空气向上的托举力。虽然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较大的升力可以使运动员保护飞行的时间更长。
百米高台跳下为何安然无恙
从百米高空起跳,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运动员为何落地以后还能毫发无损?
对于跳台滑雪而言,一来跳台滑雪起跳台和落地坡是经过计算的,这样运动员起跳和着陆时的轨道,是和他们抛物线的轨迹吻合的,也就不容易以垂直方式落地;二来着陆面是斜面,斜面的坡道分解了水平方向的力,向下坠落的力和落地坡的力形成夹角,把原本应该向下的冲击力转换为斜面上的加速力,运动员得以安全着陆,并继续滑行一段,利用地面摩擦力停止,最终完成比赛。
为了降低摔倒造成的损伤程度,滑雪服的材质一般是合成纤维,内衬也装有泡沫状物以缓冲着地冲击力。滑雪板最宽为11.5厘米,长度一般是身高的1.46倍,为落地时的稳定性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没有世界纪录的比赛项目
跳台滑雪是一个非常“看风”的项目,因为跳跃时的瞬时风速风向都将对最终的跳跃距离造成影响。如运动员在逆风时跳跃更容易凭借升力跳出更远的距离,所以并不是跳得越远得分就一定会更高,还要根据瞬时风向风速等进行相应的加减值。除了风速外,上升气流、侧风或旋风,都有可能将空中的运动员置于危险之中。为此,“雪如意”在赛道多个位置都安装了风速测量装置。
因此,跳台滑雪项目只能根据比赛当天特定的天气和场地条件下运动员的竞技情况来评判出最好成绩,而无法与其他时间或其他场地的成绩进行横向比较,并没有世界纪录。从飞行距离来看,跳台滑雪的最好成绩已超过250米。(于翔)